上個月帶小朋友們參加一個比賽,
但是,大人不能進場,
(喜歡這樣的安排,孩子自己來,孩子終究要靠自己走未來的路)
還好我帶了書,
決定找家餐廳,好好利用這難得的寧靜早晨,閱讀。
從未曾在這麼全面的光譜下,閱讀台灣,閱讀世界,
看見在那個戰爭年代裡每個小螺絲釘的痛,
想起老爸,
晚年的他,是民進黨的死忠支持者,
從不曾看見他對一件事物,有過如此狂烈的熱情,
但是,我念五專時的他,每場盧修一的演場一定到場,
節省近乎小氣的他,居然花錢買下盧修一的錄影帶等相關物品,
甚至會期望我們投票時要頭給誰?
(他算對我們要求溫和,有同學的爸是更直接的)
不明白,爸為何會突然對於政治如此熱衷,
不明白,爸為何對國民黨有如此強烈的情緒,
雲林的阿公對於國語也是有著接近的情緒,
我不明白。
再大些,聽見228事件的名詞,但是,真的不是那深入,
我想我們家也不是直接受迫者,
但是,爸的憤怒是真實的,
我想,他還有些故事是我不曾去問明白,去深入瞭解的。
我想我在潛意識裡,已經選擇跟政治保持遙遠的距離,
太多黑盒子包起來的不明情緒,
讓我這一代人選擇對政治冷漠。
繼續被一切不明的陰影,莫名的恐懼包裹著。
但是,當面對在阿扁貪污事件時,
我更不明白,無法理解,為何他會這樣選擇相信的角度,即使再多事實證據擺在面前…
痛恨政治人物,一再使用過往的歷史傷口,一再在傷口上撒鹽,
讓現在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,繼續分裂,繼續傷害彼此。
看完書,
又上網去把龍應台在台灣的演講全部看完,
更多的情感被觸動,
不習慣西元紀年,
把爸的出生27年,和民國38年(1949)一減,當時的他,11歲,
長子的他應該已經開始擔起一家子的重擔,跟阿公在田裡幹活,
阿公以前是佃農,375減租後好像才分到一點點地,
記得過年喝過年的阿公,總會聊起貧困辛苦的歲月,
感謝阿媽願意嫁給他,跟著他吃苦,
11歲的爸,鄉下的他,對於國民政府來台,對於228有些什麼印象?
曾學日文的日據時代到國民府時代,他經歷過什麼?
我只記得當時拍紀錄片時,爸聊過16歲,他救一個人隻身上台北找工作,
當時的我還天真的問,為什麼要離家上台北,
他看了我一眼,又好氣又好笑的回答:就種田太苦了嘛!
爸媽的極度節省,
吃剩的一溫再溫,在我們看來已經失去營養,但他們還是捨不得丟,
曾經不解,
但是,看完大江大海1949,
明白,我們現在可以有餘力去要求健康、營養,
是因為爸媽甚至阿公那幾代人,
他們縮衣節食的為著生活打拼,
才能有我們現在享受的太平日子,
有太多過往,不曾瞭解,
不曾深入貼近他們所走過的歲月,
看完書,
我好想好想,再回頭,
跟爸聊聊,
爸,那時的你在哪裡?你在做什麼?
可是,
現在的我,只能無語問蒼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