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喜歡上這條從龍潭到大溪的腳踏車道,假日天氣放晴時,就會忍不住想到外面曬曬冬陽,
冬陽暖暖,加上遼闊的鄉野景致,心情總覺得舒暢。
所以這個月又陸續去走了幾次。
沿途是一條條如此的濬溝,擔任著灌溉農田的重要工作。
也孕育著豐富的生態,有兩次,與湛藍如寶石的青蟌[不知其姓名]擦身而過,
驚鴻一撇,那色澤令人難忘。
路邊常有各種頗有造型的樹木,落葉後的枯枝,更顯個性。
馬路上驚見超大的炸猛,孩子問他還活著嗎?或許是感覺到地表的震動,讓他一動也不敢動。
觀察了一陣子,還是把牠送到草叢裡去吧!
總愛在這秘密的蓮池旁駐足片刻,總只有片刻,因為家人都往前直奔了。
轉個彎就到小孩最愛的過小溪。
再玩一次,刺激有趣的上下坡,
最近一次,12/16居然沒水,
妹妹驚訝的邊跳邊叫對後方的姊姊喊著--沒水ㄟ,可能連日沒下雨,水位低於路面了。
在嵌津橋畔,還看見友人騎越野摩托車過溪,我們在涼亭小歇片刻,
品嚐爸爸烤的蕃薯,雖然冬天了,可是前一陣子,買來蕃薯就是不好吃。
終於等到好吃的蕃薯了。爸爸烤的地瓜可不輸「地瓜園」喔!
在涼亭吃完,這星期待了錄影機想拍下他們這陣子的模樣,
一邊騎車一邊攝影,真是不容易。
到了涼亭,兩姊妹忙著拿起攝影機,玩起小記者的遊戲,
自拍得超High
快到大溪了,到老街吃了碗-碗粿,喝個蘿蔔湯,再買個米香,中正公園略做休息。
又是一天了,在夕陽中回程。
回程,爸爸向田邊正在採收的老伯買了三顆白蘿蔔,
回家熬煮蘿蔔湯,新鮮的紅白蘿蔔配上蛤蜊,真是好喝。
這樣的行程,很舒服。
最近的星期日人潮明顯增加了,這是個不錯的活動,
一方面運動,一方面欣賞自然,
覺得很幸運,可以這麼容易的就親近一條腳踏車步道,
真像在走「灶腳」。
孩子也不是不喜歡,但是有時得要哄一哄,我想他們是希望有同伴同行。
只是現在朋友的小孩假日也都不見得有空,[忙功課、忙才藝...]
就算有空願意騎這麼一段不算短的路程,也不是容易遇到的。
幫孩子找伴,可能得再想一想辦法。